武陵观察网 历史 武则天对亲人杀人如麻,为何信任“外人”狄仁杰,并让他善终?

武则天对亲人杀人如麻,为何信任“外人”狄仁杰,并让他善终?

武则天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武则天初为昭仪,后被立为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

唐高宗死后,武则天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705年在位),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皇帝。

武则天为了登上帝位,六亲不认,既杀李唐宗族的后代(据有人统计杀了300多唐朝宗室),又杀自己的几个子女和娘家的多个兄弟和姐妹。

此外,武则天又实施“告密酷吏”的恐怖政策,杀了无数反对她统治的人,弄得无数人锒铛入狱,人头落地,一时间朝野上下人人自危,腥风血雨。

在武则天大施淫威、大开杀戒、弄得满城风雨的时候,却有一位朝中忠臣义士屹立不倒,他不但没有性命之忧,而且还被武则天视作武周王朝的顶梁柱,被委以丞相重任,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无数的贡献。

这个人就是历史上留有芳名的狄仁杰。

狄仁杰通过科举考试及第,出任汴州判佐。那时候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狄仁杰被吏诬告,阎立本受理讯问发现狄仁杰是一个德才兼备的难得的人,谓之“河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推荐他做了并州都督府法曹。

当时同府有个叫做郑崇质的参军,家中母亲年老多病,而他却要被派遣出使到边远的地方。狄仁杰对他说:“怎么能够让你的母亲在万里以外思念著你呢?”于是,狄仁杰去找长官兰仁基,请求让自己代替郑崇质。兰仁基很赞赏狄仁杰的情谊,狄仁杰他的贤德因此而被人传播。

唐高宗仪凤年间,狄仁杰升任大理丞。这时候他的智慧才真正开始闪光。今天,人们把狄仁杰称为“东方福尔摩斯”,正是对他破案才能的高度评价。

历来破案之事,非资质平庸者能企及,不但需要对世事洞若观火,练达人情,而且需要良好的应变能力与判断能力。狄仁杰正是兼具这些智慧的人。

狄仁杰担任大理丞才一年时间就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1.7万人,竟没有一个冤诉者,顿时名声大振,成为朝野推崇备至的断案如神、摘奸除恶的大法官。

在狄仁杰破案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不但观察入微,脑筋灵活,处事沉着冷静,行事果敢大胆,而且懂得心理学以及各种计谋的运用。什么时候不出手,什么时候该出手,什么时候该收手,他都拿捏得很到位。他似乎具有“超前”的眼光,可以想见未来的事,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来操控整盘棋局,每一次落子都意蕴深远。

如果说破案还得耍一点小聪明小伎俩的话,那么做官,尤其是做一个武周朝廷的政治家却无疑需要十分的智慧。

那么狄仁杰是不是不忠于李唐王朝,而为了邀宠就赞成武则天做皇帝?

狄仁杰的思想可不那么迂腐,他虽然忠于李唐王朝,但在他头脑却能够权变,懂得如何与时俱变。既然武则天当皇帝这件事挡也挡不住,不如保存力量,积极合作,尽量配合武则天,让她做好一个皇帝。这样才是对国家、对老百姓最好的负责。

何况武则天迟早要死,只要能让她在去世后还政于李唐,自己也仍不失为忠臣。为此,狄仁杰就更应该和武则天合作,以便在立嗣问题上有更多的发言权,也能为将来政权的交替打下坚实的基础。事实最后证明,狄仁杰这种做法是对的。

狄仁杰不愿做奸臣,但也不愿做那种愚忠而不得善终的忠臣,于是他选择做一个智慧的良臣。

狄仁杰爱民如子,不惧权要,敢于进谏,刚正不阿,在武则天面前留下了忠臣的印象。狄仁杰也知道选择做忠臣肯定要付出一点代价,但他知道如何运用智慧帮自己化解灾难。

狄仁杰平生遇到最大的一次灾难就是被武则天的娘家侄儿武承嗣陷害。

当时法律中有一项条款:“一问即承反者例得减死。”来俊臣逼迫狄仁杰承认“谋反”,狄仁杰出以非常之举,立刻服了罪:“大周革命,我乃唐臣,谋反属实,甘愿受死!”

来俊臣得到满意的口供,便将狄仁杰等收监,待日行刑,不再严加看管。狄仁杰偷偷地写了一封信,放在棉衣中神不知鬼不觉地让家人带出狱交给了武则天。

武则天于是召狄仁杰等“谋反”的大臣面询:“你们为何要承认谋反呀?”

狄仁杰从容不迫地答道:“如果不承认,恐怕早已死于鞭笞之下了。”

武则天查清事实,于是下令将他们释放。就这样,狄仁杰运用自己的才智计谋让自己死里逃生。

以后,武承嗣欲根除后患,多次奏请诛杀狄仁杰,都被武则天拒绝。看来狄仁杰是很得武则天之心的。狄仁杰跟武则天的君臣关系之好也是史上公认的,这正是狄仁杰智慧的体现,也是他人生成功并能善终的主要原因。

那么狄仁杰是如何捕获武则天“芳心”的呢?

狄仁杰由此深获武则天之心后,就开始布下棋局,让武则天慢慢走入自己的圈套。

随着武则天的老去,立储之难事摆在了武则天的面前。这里又要提一下武承嗣,武承嗣是武则天的侄子。

武承嗣始终认为自己在“大周革命”立下的功劳最大,在武氏宗室里年龄也最大,又曾袭封周国公,应该当武氏皇帝的皇太子。可惜他几乎一无所长,完全是另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无德,无才,无头脑,无尊严,无人缘,人见人嫌,又如何能立之?

武则天的另两个侄子武三思和武懿宗也是半斤八两,没有一点政治头脑。武则天很为自己娘家人的不争气而恼火,却也无可奈何。倒是她的两个儿子还将就着行,可是如果将皇位传给儿子,不是等于将江山交还给她丈夫李治了吗?

武则天实在心有不甘。那么女儿又如何?如果传给女儿,岂不是把江山白白送给女婿?那更不甘心了。武则天打败了李唐王朝,可是斗不过封建传统文化。

他说:“请陛下想一想,姑侄和母子,哪一个更亲?陛下如果立儿子为嗣,那么千秋万岁之后,还可以配享太庙,作为帝王之母祭祀无穷。如果立侄子为嗣,臣等可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哪个皇帝会给他姑妈立庙的。”

这话说得非常实在,武则天是何等聪明之人,经他一点,自然明白其中利害。究竟做下一任皇帝的妈妈还是姑妈?答案当然是前者。不管是武承嗣还是武三思,如果当了皇帝,都只会给武元爽或武元庆立庙,不会给她武则天立庙。这样一来,她自然什么都不是了。

尽管武则天把皇位传给儿子还是心不甘情不愿,但至少比传给其他人要强!所以武则天不得不走这一步,而这正是狄仁杰想要的结果。

武则天对狄仁杰一直信任有加,爱护有加,他的意见武则天基本都会接受采纳,他举荐的人也一样。所以没有多久,在武则天的身边,就聚集了狄仁杰的许多心腹。

但狄仁杰并无谋篡之心,何况他此时已是风烛残年,他所做一切的目的,无非是让李唐王朝能够重新延续下去。他明白自己已经时日无多,所以他未竟的事业只能交由一个他既信任又能担当此大任的人来完成,这个人便是张柬之。

于是,张柬之在狄仁的举荐下当了宰相。

久视元年(公元700年),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恸。武则天哭泣着说:“朝堂空也。”

武则天赠封狄仁杰为文昌右丞,谥号文惠。后来,唐中宗继位,追赠狄仁杰司空。唐睿宗又封狄仁杰为梁国公。狄公可谓史上能善始善终为数不多的几位政治家之一。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二十四日,武则天正式交出了权力。

武则天的交权是非常勉强的,就在两天前,一班既已掌握了政权、又已掌握了军权的朝臣趁她病重卧床之际,借口其男宠张易之、张昌宗谋反,率羽林军包围武则天所居之迎仙宫,不由分说地砍下那两个男宠的脑袋,提着人头逼武则天交出大权。

他们的领头人,就是被狄仁杰称为“文可领袖群臣,武可统帅三军”的宰相张柬之。

这一切早就在狄仁杰的安排之中,这结果也早在狄仁杰的意料之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亲人,智慧,信任,皇帝,武则天,狄仁杰,王朝,唐高宗,外人,忠臣,观点评论,武承嗣,李唐王,武则天,狄仁杰,唐高宗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亲人,智慧,信任,皇帝,武则天,狄仁杰,王朝,唐高宗,外人,忠臣,观点评论,武承嗣,李唐王,武则天,狄仁杰,唐高宗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亲人,智慧,信任,皇帝,武则天,狄仁杰,王朝,唐高宗,外人,忠臣,观点评论,武承嗣,李唐王,武则天,狄仁杰,唐高宗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