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唐朝一个名将,凭1杆枪威震边关,杜甫却用2句诗让他威风扫地

唐朝一个名将,凭1杆枪威震边关,杜甫却用2句诗让他威风扫地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以强盛而闻名的时代。唐朝之所以被视为强国,与唐朝历代皇帝的尚武好战之风密不可分。不论是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还是以怕老婆闻名的唐高宗李治,或者宠爱杨贵妃的唐玄宗,个个都是“好战分子”,都曾对敢于挑衅大唐的敌国大张挞伐。虽然连年征战有穷兵黩武之嫌,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总比被人家打得叫苦连天的宋朝要好得多。

在唐朝的对外战争中,先后出现过一大批威震天下的名将。唐初有李靖、徐世勣、尉迟敬德等人,之后是薛仁贵、苏定方、刘仁轨等人,还有高仙芝、王忠嗣等人,都曾长驱万里,扬威异域,打出了大唐兵威和国威。唐玄宗时期,有一个十分另类的名将,他武艺高强,战绩辉煌,但却遭到大诗人杜甫的鄙视,曾经写下两句诗,让他威风扫地。

唐朝皇帝历来有开放包容的胸襟风气,唐都长安也因此成为世界性的大都市,曾经汇聚生活着来自天南海北的外族人和外国人。很多边塞胡人出身的武将,也在唐朝军队中任职。《旧唐书》记载,唐朝安西副都护哥舒道元,出身北疆突骑施部族。他的儿子哥舒翰,自幼生长在将门世家,为人豪放粗犷,有胆有识。但他早年耽于逸乐,年过四十才幡然悔悟,挺身从军,成为唐朝西部边疆一名武将。

别看哥舒翰年过四十才从军,但他却具有极好的军事天赋。他本身就具有胡人勇悍善战的天性,加之为人仗义疏财,赏罚严明,深得军心,很快在军中崭露头角。随着军功的累积,他也步步高升,从陇西节度副使、关西兵马使,直至成为陇右节度使,成为唐朝封疆大吏之一,被唐玄宗视为股肱重臣,亲自赐予他紫袍,以示宠信。

哥舒翰与其他同级别大将有所不同,他不仅善于用兵,本人也武艺高强,每逢战阵,经常身先士卒,敢于迎着刀山箭雨往上冲。《旧唐书》记载,“翰善使枪”,他擅长的兵器是一杆长枪,他之所以能威震边关,这一杆枪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苦拔海之战中,吐蕃骑兵从高山上居高临下猛冲过来,哥舒翰毫无惧色率军迎战。激战中他的枪杆折断,他来不及换兵器,硬是拿着剩下的半截枪,打得敌兵溃不成军。

哥舒翰的枪术还有一项很特殊的绝技。《旧唐书》记载,哥舒翰每次持枪上阵,最喜欢在混战中从背后攻击敌将。他常常出其不意把枪尖突然放在敌将肩膀上,然后猛然大吼一声,敌兵蓦然回首,哥舒翰顺势把枪刺入敌将咽喉,猛一发力,“皆剔高三五尺而堕,无不死者”。这也是唐朝正史中,非常罕见的对武将武艺的细节记录,可见他的枪法之高。

吐蕃一度是唐朝西部的边疆大患,屡次兴兵侵犯唐朝,曾经给唐朝造成很大困扰。但哥舒翰担任西部防区主帅之后,用他的长枪取得一次次的辉煌胜利,很快把吐蕃的气焰压制了下去,哥舒翰由此成为一时名将。但唐朝大诗人杜甫,却对此人很有看法,并且在他著名的代表作“三吏”之《潼关吏》中,写下两句诗,让哥舒翰威风扫地。

《潼关吏》的最后两句是:“谨嘱关防将,慎勿学哥舒”。意思是他殷勤嘱咐唐朝边防武将,千万不要学哥舒翰。哥舒翰被视为大唐名将,为何却遭到杜甫鄙视?原来,在天宝十五年六月,大将哥舒翰率领大军,“河陇、朔方兵及蕃兵,与高仙芝旧卒共二十万,拒贼于潼关”,在潼关迎战安史叛军,但因他调度无方,指挥失误,结果遭遇空前大败,二十万大军“十不存一二”,把唐朝的家底败的一干二净,给唐朝武力储备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所以诗人杜甫才会对他极为不满,让武将们不要学他。杜甫的《潼关吏》是他的代表作“三吏三别”之一,流传极广,影响力极大,千百年来传诵不衰。大将哥舒翰,自然也因此威风扫地,成为后人眼中败军之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名将,杜甫,唐朝,杆枪,吐蕃,潼关,边关,哥舒翰,武将,唐玄宗,观点评论,杜甫,唐朝,哥舒翰,唐玄宗,舒翰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名将,杜甫,唐朝,杆枪,吐蕃,潼关,边关,哥舒翰,武将,唐玄宗,观点评论,杜甫,唐朝,哥舒翰,唐玄宗,舒翰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名将,杜甫,唐朝,杆枪,吐蕃,潼关,边关,哥舒翰,武将,唐玄宗,观点评论,杜甫,唐朝,哥舒翰,唐玄宗,舒翰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