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李渊起兵建立唐朝后为何一直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李渊起兵建立唐朝后为何一直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李渊起兵建立唐朝后为何一直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我们应该学习匡衡克服困难,刻苦读书,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胸怀大志,勤奋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本领的人。

隋朝末年,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对外不断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纷纷举兵反抗,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在此情况下,太原留守李渊于大业十三年(617年)起兵于晋阳,南下攻取长安,拥立隋炀帝之孙杨侑为帝,后逼杨侑禅位于己,建立唐朝,在立长子李建成为储君后,一直让二子李世民手握重兵,最终引发了玄武门之变,那么,李渊为何一直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历史解读

其实,原因很简单,李渊让李世民手握重兵就是因为李渊需要李世民。

一、晋阳时李渊被王威高君雅看的死死的,还是李世民招募了第一批太原元从

李渊这个太原留守起兵跟安禄山起兵不同的是,安禄山是利用自己管辖的大军起事,而李渊除了行使职权范围内的事,太原鹰扬府他非公动用不了,没有可用的私兵!他靠李世民等人去临时募兵,成为他诛杀王威等人掌控晋阳的本钱!

1.李世民与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招募了第一批兵

乃命世民与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等各募兵,远近赴集,旬日间近万人,仍密遣使召建成、元吉于河东,柴绍于长安。

历史解读

2.李渊被王威高君雅看的死死的

王威、高君雅看到李渊大肆招兵,怀疑李渊有不轨之图,就对武士彟说:“长孙顺德、刘弘基二人都是逃避征役亡命的三侍之官,罪该处死,怎么能统兵?”他们打算把长孙顺德、刘弘基收审。

武士彟不但跟李渊好,还是王威的心腹,他说:“这两个人都是唐公的宾客,若是那样做,必然会引起大的纠纷。”王威等人于是就作罢。

留守司兵田德平想劝王威等人调查招募兵丁的情况,武士彟说:“讨捕之兵,全都隶属于唐公,王威、高君雅只是寄身在唐公这里罢了,他们能管什么呢?”田德平也作罢。

3.靠李世民带兵抓捕王威高俊雅,李渊才掌握晋阳

五月十四日李世民伏兵晋阳宫城外;五月十五日李世民等抓捕王威高君雅;五月十七日斩王威高君雅。

历史解读

4.李渊本人除了发号施令,直到六月誓师起兵时,才第一次出来跟义师见面。

所以,六月誓师之前,李渊甩手掌柜,全靠李世民和小伙伴们招募军队,统带军队,管理军队,吃喝拉撒训练安抚等一系列具体复杂事务都是。

甩手爹的儿子早当家,刘文静等人也努力了但人家不是李家人,李世民是最操心或者总操心,由李世民总领是无疑的,李氏起兵这第一桶金浸透的是李世民的精力和汗水,说白了,太原元从是李世民拉起来的,所以他掌握。

灭王威后,李渊李世民争分夺秒争取改造原太原鹰扬府和晋阳各郡行政官员,让他们都加入李渊集团。

5.李建成六月才赶回来,跟着李世民的兵力去了趟西河,杀晋阳原官员高德儒杀鸡儆猴,于是晋阳原各级官员和鹰扬府都入伙李渊集团了。

历史解读

李世民统带的李氏心腹兵马(刘弘基、长孙顺德、柴绍、李高迁、窦琮、段志玄等),成为右三统军。

改造过来的原鹰扬府(鹰扬郎将王长谐、姜宝谊、杨毛、慕容罗睺等),成为左三统军,由李建成带。

所以不要看左右,晋阳起兵义师之中,李世民的右三统军才是主力和希望,左三统军成分是刚刚改造几天的旧军队,由刚逃回来的李建成统着。

李建成、李元吉弃其弟智云于河东而去,吏执智云送长安,杀之。

6.李渊起初并不看重太原元从,不认为这支近乎乌合之众、来源构成复杂、缺乏训练的部队是他的资本,私下对两个儿子说:“然晋阳从我,可谓同心之人,俱非致命之士”。

李渊对太原元从的态度值得注意,后续会比较李渊的军队亲疏观变化,因为他后来需要建立禁军。

历史解读

二、李渊过河进关中后,分为李建成东路军和李世民西路军,两军各数万,李世民的西路军迅速膨胀为庞然大物最终演变为朝廷军队主力,东路军后来因为刘文静的胜利竟也演变为李世民实控,李世民灭秦后彻底掌握东路军,于是李世民最终掌握了关中和河东几乎所有的兵力。

(一)李渊过河后分兵

1.李渊过河后吸纳孙华义军和段纶义军,总兵力估计达到八万左右。

2.李渊将这些兵力分成了东路军和西路军,各数万。

九月上旬,李渊分兵,东路军数万,李建成统带,并由李世民系的刘文静段志玄协助,屯永丰仓守潼关防御屈突通;西路军数万,李世民统带,向西攻略关中。

历史解读

(二)十天内,东路军没有太大发展变化,李世民带西路军卷起一股风暴,迅速膨胀到十九万

1.关中局势最关键有几个部分:

第一是长安城。大隋的大兴城城防坚固,西京留守原有十余万兵力,屈突通带走几万,即使不足十万兵力,绝非李渊数万机动兵力可以撼动的;

第二是关中的风暴眼扶风城。一是数万奴贼攻击扶风窦璡,粮尽四散危害周边;二是唐弼在扶风有大军十余万,他按“桃李子得天下”的谶言,立李弘芝为帝,建国称帝,却打不下扶风城,仍然盘踞在扶风郡;三是薛举被扶风窦璡和唐弼阻隔在西边,薛举至少二十余万大军,建立秦国称帝;四是更远处的李轨称帝,与薛举夺取地盘。

历史解读

第三是扶风南面数十公里的郿县盘踞着丘师利丘行恭兄弟有大军两万,郿县周边盘踞着李仲文李仲威兄弟有精兵五千,郿县和长安之间的司竹园有何潘仁大军三四万和向善志大军五千,柴氏(平阳昭公主)和李神通在此落草,已跟这几支谈好意向,但需要李渊大军到达才能全部接收。

第四是长安北面的泾阳,有稽胡刘鹞子三四万大军,这不是一般的盗贼军,是带有胡族和政权性质的。

2.九月十八,李世民军带数万人,以渭北道行军元帅横扫关中,一路急剧膨胀滚雪球,又一战消灭稽胡刘鹞子军兼并他的部众,膨胀至九万人。

3.然后李世民分兵刘弘基六万人略扶风。

历史解读

4.然后李世民带三万人与姐姐柴氏在渭北会师,并到阿城、司竹园收拢,柴氏在司竹园招附的何潘仁等群盗及郿县丘师利、李仲文共计七万人皆被李世民兼并,达到十万。

5.期间投效李世民者云集,再次膨胀,达到盛兵十三万,加上刘弘基的六万,李世民麾下已达到十九万。

6.刘弘基略扶风不但扫荡了残余奴贼,而且与窦琎、李弘芝两股势力形成互相威慑,划定了李渊势力的西边界。然后刘弘基奉李世民之命屯于长安故城,是第一支抵达长安的义师,击退卫文升的大隋官军,夺取长安后被李渊表彰为第一功。

7.九月二十八,李世民行书李渊,建议围长安城。

历史解读

(三)李渊打长安共计二十余万兵力,有十九万是李世民的,李渊李建成就带了一两万来

1.东路原有数万,留下主力给刘文静段志玄与屈突通对峙,李渊李建成就带了一两万来。

2.这二十余万成功拿下长安,但对于李渊来说,长安这儿的兵力,李世民的太多了!

(四)对于李渊来说,打下长安哪支部队作为禁军,是分裂之始。

1.李世民虽然是亲儿子,但他势力过大,十九万都是他的,所以李渊选禁军尽量选用非李世民标签的。

2.李渊自己和建成从永丰仓带来的一两万比起那十九万更亲一些,所以这一两万优先当选禁军。

历史解读

前面讲过李渊对太原元从本来并不倚重亲切,但跟李世民这十九万相比,不但太原元从成了可亲可倚重的,连河东膨胀的、孙华来的、段纶来的,都比这十九万更亲更可靠些。

3.从永丰仓带来的一两万优先做了禁军,不太够,所以需要再从李世民那抽几万做禁军。

4.因此,除了禁军,剩下作为朝廷军队主力的,全部是李世民的兵。(这些兵分为八大总管,应该每个总管两万,加上元帅府直属一万,军队主力应是十七万左右)

(五)李世民扶风大战使李渊得以在长安站稳脚跟

1.十一月李渊攻下长安,十二月秦国薛举大军杀来,薛举眼中自己早有二十多万大军,比之李渊杂七凑八的军队要厉害的多,要趁李渊立足未稳击败他,一举夺取长安。

历史解读

2.薛举兵锋和长安之间,首当其冲是盘踞在扶风郡的有十余万大军的李弘芝政权。

3.薛仁杲一举消灭了李弘芝政权,兼并了他的十万大军。

4.薛举兵力达到了三十余万,刚刚易主的长安风雨飘摇,李渊遇到了危机,他除了镇压长安的兵力能拿的出手的,只有李世民那十余万主力,纸面兵力李渊处于劣势地位。

5.李渊成败在此一战,败了会失去长安,并被赶过黄河;胜了就能在长安站稳脚跟。

6.这一仗薛举输的起,李渊输不起,可想而知,为什么扶风城窦璡虽然是李世民表舅却一直不归附李渊。

这次若薛举击败李渊,能拿下长安,则扶风在薛举腹中,窦璡必须投降薛举;若李渊击败薛举,窦璡就可归附李渊。

历史解读

7.十二月十七日,李世民率军杀到扶风,一举击败薛举大军!薛举恐惧地问谋士:“自古有投降的天子吗?”

这次珍贵无比的胜利,不但使李渊在长安站稳脚跟,而且使中间势力归附李渊,开疆拓土。

8.十二月二十一日,扶风窦璡降李渊,连带河池太守萧瑀以及汉陽郡都降了李渊,这三郡地盘很大,而且围绕薛举,尤其是萧瑀的河池,完全插在薛举腰眼上,是薛举多次征讨不能拿下的肉中刺。李渊赚大了!

因为李世民的胜利,李渊赚的盆满钵满,隋末谁都打不下的扶风郡归了李渊,还有一堆其他收获。

(六)十二月,李世民系的刘文静段志玄打脸李建成,在李建成走后两个月,击败并擒获屈突通。

历史解读

至此,东路军也打上了李世民烙印,李建成失去了对任何一方军队的绝对影响力;李渊是同样道理,他已经除了禁军,在关中没有李世民系军队力量之外的军队,而禁军也并不纯粹,一多半来自李世民的军队。

关中之外,只有河东留下的是他比较放心的,他让李元吉统带,所以,李元吉从一开始就跟李建成一样成为李渊平衡李世民权势的角色,他离不了内斗场了。

(七)跟秦国的战争过程,洗牌消化了东路军,秦国精兵骁将也成了李世民麾下的新鲜血液,该战争实际使唐军全面被洗牌消化

1.五月底李渊称帝,六月初六封太子秦王齐王,六月初十薛举大军来攻,李世民率八大总管对峙,唐军总兵力十余万,三大将星刘弘基(霍邑斩杀宋老生、入长安第一功)、刘文静(擒拿屈突通)、殷开山(跟刘弘基屡立奇功)均在军中。

历史解读

2.李世民生疟疾,无法工作,军权委托刘文静,刘文静主持工作后,竟与殷开山率军与薛举开战。结果导致唐军惨败,八大总管全部战败,刘弘基等人被俘虏,唐军死亡十之五六。刘文静、殷开山被免职下狱。

3.按史料计算,薛举杀掉了大约八万多唐军,用首级筑成京观。

4.李世民收拾残军,并从东路军调兵遣将,庞玉、张士贵等均是从东路军调来,补充朝廷主力,与秦国决一死战。此时,东路军实际被大幅消化,唐国兵马基本全部为李世民掌控。

5.李世民一战灭秦,救出了被俘的刘弘基,而刘文静、殷开山也因此从监狱释放,吞并了秦国,李世民获得了翟长孙等精兵骁将和褚亮等才谋之士,不但解除了危机,反而壮大了军队和自己的实力。

历史解读

(八)李世民灭掉秦国后,原东路军和河东留守兵马明确归他节度了

(618年)十二月,壬申,诏以秦王世民为太尉、使持节、陕东道大行台,其蒲州、河北诸府兵马并受节度。

至此李世民将李渊过河前的所有兵力和自己发展的兵力,也就是现在的关中及河东兵马全部掌握。

次月(619年正月初三),李世民出镇黄河边上的长春宫,并镇关中和河东两个方向。

五月,李轨政权覆灭,在该地设置凉州总管,李世民又增加兼任了凉州总管,掌凉·甘等九州诸军事。

面对李世民这个政治上的庞然大物,李渊的反击开始了。

历史解读

三、李渊的政治反击和折腾,导致唐国遇到灭国危机。李世民力挽狂澜,进一步掌握军队并扩大政治版图

(一)619年这一年,发生了三件值得注意的事

1.李建成嫉妒谋害李世民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太子老师李纲因为李建成反复嫉贤害亲,坚决辞职。

2.李渊悍然杀掉了李世民最大的铁杆刘文静。

李世民已经完全控制了军队,李渊认为朝廷行政保持大致纯粹是基本底线,刘文静虽然被薛举击败,但后面成为民部尚书,是晋阳起兵四元谋之一,有资格跟裴寂分庭抗礼。

四元谋是李渊、李世民、裴寂、刘文静,刘文静忠心于李世民,裴寂忠心于李渊,裴寂大部分朝议意见其实是李渊的意见,而刘文静常在议论朝政时与裴寂对立,凡是裴寂赞同的都要加以反对。

历史解读

于是李渊悍然杀掉了刘文静,理由很不充分。

3.刘武周侵唐,击败了李元吉军,又击败了李仲文军,有不可阻挡之势。

(二)李世民的权势主要在掌握军队和刘文静在朝廷两个方面,李渊把这两个方面都毁掉了。

他悍然杀掉刘文静,用裴寂率领唐军主力迎战刘武周,结果裴寂全军覆没赔了波大的,把李世民的本钱基本赔完了。

李唐龙兴之地晋阳也丢失,黄河以东大部失去,关中也兵马很少了,李唐陷入覆灭危机,李渊陷入困境。

1.从后来李渊悉发关中军才凑齐了数万请李世民出征来看,唐军主力已然覆灭,关中兵也所剩不多了。

历史解读

2.不但河东已经难保,关中也难保,唐有灭亡之虞,长安陷入震恐,李渊在极度悲观下,手敕放弃河东,死保关中。

3.从裴寂之败导致李唐灭国危机来看,唐国比起其他政权没有什么特殊不同,再回顾它一年多的兴发史以及跟秦国之间的此消彼长史,它起来也只是靠李世民的超强军事能力而已,不是别的!

4.唐朝军队处于毁灭重新缔造的历史时点,重新缔造需要有人力挽狂澜反败为胜才行,李世民就此临危受命。

(三)危难之际,李世民力挽狂澜,李渊的政治错误付出的代价是出让政治版图,李世民重新缔造唐军

历史解读

1.在局势极度糜烂之时,李世民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他估量了一下关中的情况,只开口要三万兵力,李渊悉发关中军凑了数万,亲自到长春宫送李世民出征,李世民冬天趁结冰过黄河对战定杨军。

2.李渊的政治错误只能付出政治代价,继续出让政治版图。

619年四月初三,唐置益州道行台,以益、利、会、鄺、泾、遂六总管隶焉,既有巴蜀,也有陕北的鄺州和泾州。

四月二十一,李世民兼任益州道行台尚书令。

(四)李世民对峙小半年追击就三天,摧枯拉朽灭亡刘武周的定杨汗国,唐军破而后立,实现了重新缔造

1.李世民以区区数万兵力迎难而上,灭亡定杨汗国后,唐军主力再次缔造。

2.李世民重新缔造唐军过程中,加入了原瓦岗将领徐世勣、秦琼、程知节等山东血液。

3.李世民重新缔造唐军过程中,加入了尉迟敬德等定杨汗国降将。

历史解读

可以看到,在唐军主力丧失后,李世民以较小的本钱,从新缔造了唐军,新的唐军主力总兵力可能不如从前,但精良更胜往昔。

四、李世民以重新缔造的唐军主力东征,用十个月的时间,灭掉郑国、夏国,基本完成统一,唐军在他手中发展到强盛,而他的军事威望和功劳也达到高峰

(一)李世民东征王世充、窦建德

1.唐国的陕东道大行台包含太行山以东到大海的中原主要地区,被王世充、窦建德占着。

2.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李世民惦记着这件事,他灭完定杨汗国回长安歇了一个月,七月初一就开始东征,他要拿到自己的底盘。

(二)李世民东征兵力以新缔造的唐军为主力,在地方部队配合下,通过几次亲自冲锋陷阵的硬碰硬,将王世充打的婴城自守

(1)李世民七月初一东征,七月底就在慈涧将王世充打回洛阳。

(2)李世民派遣行军总管史万宝自宜阳向南占据伊阙龙门,派将军刘德威自太行向东包皮围郑河内郡,派上谷公王君廓从洛口切断郑军的粮草运输线,派遣怀州总管黄君汉从河阴进攻回洛城;唐大军驻扎在洛阳北面的北邙,连营进逼洛阳。王世充所设洧州长史繁水人张公谨与洧州刺史崔枢以洧州城降唐。

历史解读

(3)洛阳周围各城各地失守的投降的,此起彼伏。

邓州当地的豪门大族捉住王世充任命的邓州刺史,前来降唐;黄君汉攻克回洛城;刘德威攻入怀州外城;王世充的显州总管田瓒以所管辖的二十五个州前来降唐,从此,襄阳的王弘烈军与洛阳王世充之间断绝了消息。

王君廓攻占管城;王世充的尉州刺史时德睿率领所辖、夏、陈、随、许、颍、尉七州前来降唐;李世民故意命归附的各州县的官吏仍用王世充所任命的官员,不作变动,于是王世充的河南郡县相继前来归附李世民。

杜才以濮州降唐;王世充手下的大将军张镇周降唐;罗士信攻拔了王世充的硖石堡和千金堡;荥州、汴州降唐;李大亮攻下樊城,取王世充沮、华二州;王世充许、亳等十一州皆请降;王世充任命的随州总管徐毅举州降唐;河阳降唐;王世充怀州刺史陆善宗以城降。

(4)李世民在青城宫亲自冲锋陷阵,正面击败王世充,后者从此婴城自守。

(5)李渊派宇文士及向李世民传话:攻陷东都之际,隋朝皇室的车驾仪仗、图书簿籍以及器械,除去各人所必须的,就都委托你收集起来,其他的玉器布帛什么的,都用来分赐给将士们。

历史解读

(三)军事节节胜利的窦建德看到王世充危险,向西来援救王世充

1.窦建德的中书侍郎刘彬关于唐、郑、夏三足鼎立的论述和建议:“天下大乱,唐得关西,郑得河南,夏得河北,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如今唐起兵攻郑,从秋到冬,唐军日见增多,郑国地域日益缩小,唐强郑弱,势必不能支撑,郑灭亡,夏也不能单独存立了。不如放弃仇怨,发兵救郑,夏从外袭击,郑自内反攻,一定能打败唐军。唐军退兵后,再慢慢观察形势变化,如果郑可取就取郑,合并两国的兵力,趁唐军疲劳,可以夺取天下!”

于是,窦建德一方面派人见王世充,答应出师援救,窦建德另一方面派遣礼部侍郎李大师等人,赴唐军中,向李世民提出唐停止进攻洛阳,李世民不予答复。

2.窦建德率十万大军杀来,李世民一面留军队围城,自己带三千五百骑奔赴虎牢关迎战窦建德,虎牢关之战,活捉窦建德,夏国灭亡。

历史解读

3.洛阳饥饿,寄希望于窦建德来救援的王世充,看到窦建德被李世民俘虏押到城下,开门投降。

之后,李世民因为功大,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增邑二万户,仍开天策府,置官属。诏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自令、仆至郎中、主事,品秩皆与京师同,而员数差少,山东行台及总管府、诸州并隶焉。

同时,李世民在宫西开文学馆,延四方文学之士。

历史解读

综上,李世民是太原元从的缔造者,是李渊赖以攻占长安主要兵力的缔造者,是李渊得以挫败薛举东征在长安站稳脚跟并获得扶风归降的功臣,是临危击败秦国重新洗牌增强唐军缔造者,是在唐军主力覆灭后击败定杨汗国重新建立唐军的缔造者,是击败郑国夏国统一天下的唐军统帅。

看上述坎坷的兴起覆灭重新锻造的复杂历程,谁是唐军的缔造者,是且仅是李世民,整个过程出于打天下和存唐兴唐的需要,他一直手握重兵。

历史是一面镜子,不同的人,在这面镜子里会看到不同的景象。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历史悠久、灿烂文化的民族,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李渊起兵建立唐朝后为何一直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李渊,太原留守,晋阳,李世民,历史,唐朝,刘文静,李建成,王威高,起兵,消息资讯,李渊,唐军,王世充,李世民,刘文静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李渊,太原留守,晋阳,李世民,历史,唐朝,刘文静,李建成,王威高,起兵,消息资讯,李渊,唐军,王世充,李世民,刘文静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李渊,太原留守,晋阳,李世民,历史,唐朝,刘文静,李建成,王威高,起兵,消息资讯,李渊,唐军,王世充,李世民,刘文静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