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
文章开篇,作者问大家一个问题。
从古至今,哪些朝代宦官干政的情况最为严重?
作者以为,是东汉,唐朝,以及明朝。
很多人会认为,东汉亡于地方势力的割据,然而在作者看来,东汉其实是亡于宦官之祸。
东汉王朝的宦官们,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十分擅长在皇权和外戚弄权的夹缝中生存,从而隐秘的壮大自己的势力。
这种秘而不宣的生存方式在东汉末年达到了顶峰,十常侍的作乱,就是最好的例子。
东汉的宦官们还比较保守,唐朝的宦官们则属于是彻底放飞自我了。
终唐一朝,宦官弄权始终未绝,这帮公公们的身影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唐朝中后期。
丝毫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的李辅国,逼宫弑君的王守澄和俱文珍,还有那个历经六朝的仇士良,以及那个皇帝都要管他叫阿父的田令孜,可以说,盛唐亡于宦官这句话,是一点也不扒瞎。
然而, 东汉和唐朝的宦官已经有了如此的“亮眼表现”,有明一朝,帝国政坛更是成了宦官们的主舞台。
明末大家黄宗羲曾说“奄宦之祸,未有若明之烈也”,而清乾隆一朝的大臣鄂尔泰也曾公开表示“明亡,不亡于流寇,亡于宦官”。
俩人的措辞不同,但中心思想都很明显,那就是明朝是宦官专权最为严重的时代,大明基本上就是亡于宦官。
(朱明王朝)
然而,本朝从开国以来,对宦官的态度可以说是严防死守,毫无空隙,所谓宦官专权,从何而来呢?
首先,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这个人,很显然就不是等闲之辈。
为了防止文官专权,他废黜了丞相制度,为了防止武将跋扈,他把如蓝玉那样的大将送上了西天,而为了防止宦官专权,朱元璋则郑重其事的在南京皇宫的宫门外立了一块铁牌子,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意思是,宦官就老老实实的做宦官,不允许你们干预政事,谁敢干政,直接砍头没商量。
并且,老朱同志还十分鸡贼的留了一手准备,那就是要求所有一刀切了,进宫为宦的阉人都必须处于文化水平极低的盲流子状态,进宫之后不允许读书,不允许识字,最好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
剥夺别人学习进步的权利,这当然是很残忍的,但在封建帝制时代,这种方法对限制宦官的成长却很有效果。
想要干预政务,想要结识臣僚,想要从中宫把手伸到朝廷上,你所必备的一个条件就是,你需要有文化,至少你得认字,你不认字,你连奏疏你都看不明白,你怎么干政,你怎么专权?
所以,明初的宦官,那日子过得是很惨淡的。
就算他们个人有理想,有抱负,但苦于这样的近乎于惨无人道的限制,他们不能读书识字,不能开拓视野,不能提升自己,所以他们的命运,大都只能是在宫里做一辈子的长工。
然而,这样的情况,在宣德一朝有了改变。
宣德,这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
(明宣宗 朱瞻基)
前几代皇帝对宦官这个群体都没有好感或者是无感,然而朱瞻基似乎对宫里的宦官保有极强的亲和力。
皇帝登基伊始,立刻在紫禁城里开办了一个本朝前所未有的新机构——内书堂。
这个内书堂,你可以把他理解成明代的成人大学或者是夜校。
内书堂里的老师,一般是从翰林院里抽调的侍讲和侍读,他们普遍很有文化,且好为人师,乐于帮助和教育别人,而来内书堂里听课的,则是白天工作一天,晚上闲着没事儿的宦官朋友们。
兴许是那块当年放在南京皇宫外的牌子没有迁徙到紫禁城来,所以朱瞻基并没有如历代皇帝一般遵从祖制,而是一上台就赋予了宦官们学习的权利。
如果说让宦官们也能和其它人一样平等自由的接受教育,不过是体现了朱瞻基的人文关怀,没什么大不了的话,那么接下来的操作,却是大大的有问题。
首先,在教会了一大批宦官读书识字,让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文化水平之后,朱瞻基立刻在宫内增设了两个新职务,一曰司礼监掌印太监,二曰司礼监秉笔太监。
这两个职位的诞生,可以说是利害关系极大,因为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的实际工作效能约等于是皇帝朱瞻基本人的私人秘书,能帮皇帝看公文,能帮皇帝签字,甚至在皇帝忙不过来的时候,可以代为效劳——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狂飙》都看了吧?秉笔太监就如同剧中的王秘书,那权力是很大的。
这么一来,宦官擅权的苗头就开始出现了。
有人可能会好奇,因为朱瞻基在历史上算是一个风评不错的皇帝,平定过叔父朱高煦的叛乱,发展过国内的民生经济,调停过社会矛盾,还巡视过北边,接棒其父仁宗朱高炽开创了 “仁宣之治”,这样的一个皇帝,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失误?
其实,在当时来看,这并不能算是一个失误,反而是一个妙举。
(明太祖 朱元璋)
太祖高皇帝废黜了丞相制度,把权力收归到了皇帝本人的身上,可朱元璋没有意识到,他的后代子孙并不都如他一样,为了工作可以宵衣旰食,豁出命去。
他从丞相的手里把权力收回来的时候,顺便也把本该丞相承担的那部分工作也收了回来。
他朱元璋能一个人打两份工,后代如朱棣,朱高炽等辈却很显然不太能受得了,所以内阁制度很快应运而生。
然而,朱棣,朱高炽时期,内阁就真的只是“内阁”,没有决策权,只有参议权,说白了就是一群为皇帝分担工作的男秘书。
不过,就算是秘书,也有不便的时候。
大臣们不是常驻紫禁城,他们白天来上班,晚上就下班了,
那既然如此,那他们出宫之后会不会把和皇帝工作的细节和聊天的内容泄露出去?
并且,随着时间的变迁,内阁的作用由“不重要”变得“相当重要”。
成祖朱棣五征漠北,他人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战场上度过的,最后甚至死在了榆木川,所以大部分的朝政,都是由内阁来处理的——他有兴趣处理朝政,但他没有时间。
而仁宗朱高炽由于天生残疾,身体肥胖,又患有十分严重的呼吸道疾病,所以很显然也没有能力完全独自的处理政务,他也必须要把一部分的工作交由内阁来处理,而如杨士奇,杨荣,杨溥这样位高权重的内阁大学士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种情况,在宣德一朝变得越发明显,一来是年轻的皇帝并不能信任内阁中这些大臣们,二来是内阁中如同“三杨”这种人物越来越多,皇帝一看,这不纯纯是在威胁我至高无上的皇权独占性么?
(内阁)
于是,为了制约内阁的不断发展,也为了给自己减负,朱瞻基选择了让宦官来为他服务。
整天陪王伴驾,整天在皇帝的身边伺候,皇帝对宦官的熟悉度和信任度很显然是那些每天打卡上下班的大臣们不能比拟的,这些忠心的奴仆经过了自己在内书堂的培训,很快就可以私密的帮助自己处理文件和政务,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自己还不用付工资。
有些读者看到这里,会大呼“完了,完了,宦官开始专权了!”,然而,在明宣宗的时代里,宦官仅仅是能在很小程度上参与政务,而远远达不到专权的地步。
以朱瞻基同志的聪明头脑,他在启用宦官为他服务之前,应该不会不了解历朝历代宦官专权的严重后果,所以,朱瞻基对自己治下宦官的掌控力,是绝对的。
皇帝可以控制宦官,一旦有宦官越过红线,想要过分的参与到政务处理的工作中,或者有作奸犯科的违规行为,朱瞻基就会毫不犹豫的惩处他们。
这使得宦官们深刻的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在朱瞻基同志的手里,就是个玻璃杯子——“哥捧的起你,也就摔的碎你”。
然而,就如同朱元璋废黜丞相制度之后,他本人无法想象到自己的行为为后世子孙带来了多大的麻烦一样,朱瞻基也无法想象的到,自己这样的行径会在未来引发多么大的连锁反应和蝴蝶效应。
他是一代明主,他能控制的住宦官的发展,但他能保证,之后大明皇帝都不糊涂么?
朱瞻基当然不能保证,因为这个世界是会变的,人也会随着世界的改变而改变的。
修建的富丽堂皇的内书堂赫然屹立在紫禁城东北角,其内总是传出郎朗的读书声。
朱瞻基偶尔路过,听到书声悦耳,心情一定也是极好,认为自己干了一件好事儿。
而内书堂里,一个叫做王振的下等宦官正和宫里成百上千的宦官一样,接受教育,并且信心满满的准备改变自己无比卑贱的人生。
生生灯火,明暗无辄。
也许王朝的兴衰是有规律的,但命运就如同摇曳的灯火,忽明忽暗,永远没有既定的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