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袁崇焕的死因分析:杀毛文龙只是一根导火线,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袁崇焕的死因分析:杀毛文龙只是一根导火线,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明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十六日,北京城。西市的街上人头攒动,数万百姓涌上街头。群情激奋之下又带着一些大仇得报的快意。

在他们看来,今天可是一个大好的日子。那个通敌卖国的大汉奸袁崇焕,今天将被处以凌迟之刑。

随着监斩官一声令下,人群就像是沸腾的油锅中滴了一滴水,瞬间炸开了锅。行刑的刽子手手起刀落,片下的肉被百姓群起而抢之。抢到的人喝着烧酒大口吞咽,表情兴奋,状若疯癫,场面令人头皮发麻。

这场血腥残酷的凌迟之刑持续了三天,袁崇焕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3543刀,刀刀痛入骨髓。最后一刀落下时,袁崇焕只剩下了一具片肉无存的骨架。

这位生前保家卫国,戎马一生的名将,就这样背负着骂名凄惨死去。

袁崇焕

何故如此?针对这个问题,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

有人说袁崇焕的死与他的性格息息相关,是他自取灭亡;有人说他死于党羽之争,还有人说他的死是因为崇祯中了金国的反间计........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且都有一定的道理。

由此可见,袁崇焕之死并非单纯的某一种因素造就,而是历史与个人原因糅杂而成。

那么,这位明史上的抗清名将,究竟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呢?

袁崇焕

投笔从戎:赫赫有名的抗清大将

袁崇焕是广西梧州人。万历四十七年,他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但身为文官的袁崇焕却志不在此。

他喜爱兵法,经常与退伍的老兵讨论镇守边塞的事情,自认为自己很有军事才能。

当是时,明朝与后金刚刚发生了萨尔浒战役。在这一战中,明军惨败,三百多名将领阵亡,四万六千余名士兵牺牲,而后金仅伤亡数百人。

关注军情的袁崇焕触动不已,他深感明朝兵力不济,决定去边疆带兵打仗。

天启二年,袁崇焕入京面见明熹宗朱由校,被破格提拔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后又被派去镇守山海关。

朱由校

新官上任,袁崇焕却丝毫不惧。他于深夜独自出关了解了地形,又拟定各种作战方案,信心满满。回来后便对众人说: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

听起来有些狂妄自大,但对打怕了的明朝来说,却是一颗定心丸。于是,袁崇焕奉命驻守关外,还得到了朝廷的二十万拨款,用于兵马征集。

这下子,袁崇焕总算可以大展拳脚了。他接下来也向大家证明了他的实力。天启六年,后金国王努尔哈赤入侵宁远,发起了宁远之战。

袁崇焕看到来势汹汹的后金军队,立下血书誓死守城。他带领大明将士们炮轰后金军队,并将努尔哈赤打下了马。

受了伤的努尔哈赤血流不止。见胜利无望,率领军队后撤。而他自己也在归途中因伤势加重,死于军中。

努尔哈赤

这场彪炳史册的战争,史称“宁远大捷。”

宁远大捷过后,后金元气大伤,袁崇焕名声渐显,升为辽东巡抚。之后,为了休养生息,他一边假装与后金和谈,吊着后金不发兵,一边加紧修筑各大要塞,杜绝后金突袭的可能性。

接下来的事情证明,袁崇焕的未雨绸缪十分有必要。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继位。因自己的父亲死在袁崇焕手中,他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发誓要为父报仇。天启七年五月,皇太极率军攻打锦州,锦州守军不敌,只好向袁崇焕求援。

出乎意料的是,袁崇焕并没有理会锦州的求救信息。他认为宁远才是重点,皇太极肯定是想调虎离山,将自己引出去,再占领宁远城。

思及此,袁崇焕派出精骑四千绕到后金军后方进行夹击,同时向朝廷请兵增援。

皇太极

眼见袁崇焕不上钩,宁远攻不进去,锦州局势也僵持不下,皇太极又急又怒。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为了报杀父之仇,为了扬后金国威,宁远,他必须拿下。下定决心的皇太极,下令强攻宁远。

打了老了来了小的,袁崇焕也丝毫不慌。他带领军队守在城内,用了同样的方法,躲在壕沟内炮轰敌军。矢石如雨,杀伤力极大,后金军伤亡惨重,只好撤兵,史称“宁锦大捷”。

连胜两场的袁崇焕,声望达到了最高值。但遗憾的是,当时的朝廷由九千岁魏忠贤把持,又因魏忠贤党不满袁崇焕未救援锦州,故而功劳最大的袁崇焕仅仅被升一级。

眼见自己拼死拼活挣来的军功就这样被轻轻放下,袁崇焕气愤之极,一怒之下悲愤辞官。

这个结局无疑是有遗憾的,但此时的袁崇焕,还是一个正面的形象。但到了后来,这种正面形象却是越来越模糊,直到最后充满了争议。

袁崇焕

万恶之始:五年复辽的空谈

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驾崩,明思宗朱由检继位,也就是崇祯皇帝。

一定程度上来说,崇祯接了个烂摊子。当时的大明王朝,内有阉党作乱,外有强敌觊觎,朝堂纷争不断,边疆战火连天,百姓困苦,民不聊生。

继位后的崇祯,迫切地想要有一番作为,立马开启疯狂救国模式。他先是铲除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势力,整肃朝堂;后又重新启用被魏忠贤打压的袁崇焕,对他委以重任,希望靠他来肃清边境。

崇祯的打算,正中袁崇焕下怀。在崇祯亲自召见袁崇焕,询问他平复辽东的对策之时,袁崇焕信心满满,他拍胸脯道:“计五年,全辽可复。”

崇祯这个傻皇帝听了十分高兴。

朱由检

他才刚上位不久,业务不太熟练,自然不明白领兵打仗中的弯弯绕绕。但既然袁崇焕都这么说了,那就一定没问题!

朝中大臣听罢心情复杂,委婉地找到袁崇焕,表示话不要说太满,万一没做到,只怕不好向皇帝交待。袁崇焕听了却不以为然:“聊慰上意。”

意思就是说崇祯太着急了,五年平辽就是忽悠崇祯一下,让他高兴高兴而已。但袁崇焕没想到,他还真忽悠到了崇祯,甚至把崇祯忽悠瘸了。

袁崇焕“五年平辽”的豪言壮语一出,崇祯就给了他百分之两百的信任。

不仅把自己的尚方宝剑给了袁崇焕,允许袁崇焕对阻碍他的文武官员先斩后奏,还封袁崇焕为太子太保。

崇祯

不仅如此,崇祯帝还调动户部、工部、吏部、兵部的所有资源,在军饷武器和用人调兵上面给予袁崇焕极大的便利,要钱给钱,要粮给粮,争取让袁崇焕的五年平辽之路无后顾之忧。

这时候的崇祯就一个态度:只要五年能平辽,一切好商量。

接收到崇祯毫无保留的信任,袁崇焕有点慌。当是时,大明王朝已经被欺负得丢掉了山海关外的大部分城池,只剩下几个零散的据点,形势极其不利。

也许,在后世的人看来,凭借崇祯举全国之力的决心和袁崇焕卓越的军事才能,五年平辽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放在当时积贫积弱的明朝,五年平辽谈何容易?

尤其是,袁崇焕半路上还掉链子了。

袁崇焕剧照

嫌隙渐生:擅自擒杀毛文龙

如果说五年平辽是袁崇焕不幸的开始,那么越过崇祯皇帝杀掉毛文龙就是他的催命符。

毛文龙此人,也是争议颇多的一个人物。关于他的史料记载纷繁驳杂,以至于他的评价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有人说他是雄才大略的民族英雄,也有人说他是虚有其表的吹牛大王。而关于袁崇焕为何杀毛文龙的问题,至今也没有明确的定论。但不可否认的是,袁崇焕杀掉毛文龙,实在是一步臭棋。

明熹宗时期,毛文龙带领的军队肩负起牵制骚扰后金的任务,使后金长期处于两线作战的状态,所以颇得朝廷重视。毛文龙也因此坐到了总兵的位置。

挂将军印,赐尚方宝剑,加封左都督,毛文龙成了名副其实的“岛帅。”

毛文龙

天高皇帝远,谁也不知道毛文龙到底干了些啥。到了崇祯时期,毛文龙已然有了占地为王的趋势。

而袁崇焕呢,他认为,既然崇祯把“五年平辽”这个事情交给了他,那么他就是老大,明朝全部的资源和兵马都理应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才能做到资源配置和战术战略的高度统一。

这样一来,占岛为王的毛文龙就让袁崇焕颇为不满了。

袁崇焕想收拢毛文龙手下势力,毛文龙面对这要求,必然是不会答应。所以两人你来我往,火药味十足。

崇祯二年六月,袁崇焕刚到前线就任都督不久,就约了毛文龙在旅顺附近的双岛会面,并当着全体军士的面,宣布了毛文龙的十二条罪状,然后用崇祯帝赐给他的尚方宝剑将毛文龙当场斩杀。

毛文龙剧照

毛文龙的十二条罪状是否属实,现已不可考。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崇祯帝并没有让袁崇焕杀毛文龙,也没有列什么十二条罪状。也就是说,袁崇焕犯了矫诏之罪。

在这里,姑且不讨论毛文龙该不该杀的问题,因为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袁崇焕破坏了封建皇权的合法性,他杀毛文龙的“程序”是不正当的。

更麻烦的是,他杀了人,还不善后。

毛文龙死后,东江镇与朝廷离心离德,岛上兵变四起,甚至到了继任者不敢登岛的地步。不仅如此,毛文龙的部下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心生不满,率领部下投靠了后金,成为后来清朝开国的三大藩王。

后金这一波属实赢麻了,不仅收获了一大批军士,实力大增,还去掉了一个心腹大患。

崇祯帝剧照

而崇祯帝呢,他在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之后下了一道圣旨:“毛文龙悬踞海上,糜饷冒功,朝命频违,节制不受........卿能周虑猝图,声罪正法,事关封疆安危,阃外原不中制,不必引罪。”

意思就是说,毛文龙这人不行,屡次欺骗朝廷,冒领军饷,还拿钱不办事,朝廷都管不住他,袁崇焕杀他杀得好。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站在崇祯帝的角度上就可以明白,袁崇焕越过他斩杀毛文龙,无疑是不把崇祯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但当时的情况,崇祯又能拿袁崇焕怎么样呢?杀了袁崇焕?那么谁去平辽?所以崇祯只能咽下这口气。

没办法,朝中无人,五年平辽又迫在眉睫,为了大明江山,崇祯忍了。但此时的崇祯万万没想到,他的忍耐并没有换来他想要的结果。

崇祯帝剧照

皇城惊变:大军压境英雄末路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皇太极一改往日猥琐发育的作风,亲率八旗大军,取道蒙古,绕过关锦防线,突袭喜峰口以西的长城边隘大安口、龙井关、马兰峪,直插京城腹地。

当时的关内,防备空虚。后金的铁骑在遵化与三屯营之间设伏,赵率教带领的先手部队全军覆没。袁崇焕听闻大骇,他决定尽快占领蓟州城,在蓟州城阻击进击的敌军。

这个时候,崇祯的诏令也来了。他让袁崇焕不惜一切代价消灭后金军,不能让他们靠近北京城半步。

接到诏令的袁崇焕,在蓟州城做好了迎接后金军的准备。但他只寄希望于蓟州主城,并没有在各个路口布下兵力。

八旗大军剧照

而皇太极也并没有如袁崇焕所想,将兵力耗在蓟州城,而是率领士兵偷偷摸摸从蓟西走了。

于是,没了袁崇焕的阻拦,皇太极的大军经蓟门、三河、通州,一路势如破竹,最后直逼明都北京城。己巳之变爆发。

另一边的袁崇焕,听闻京师被围,立马率领骑兵回援北京城,并于后金兵到来的前一日到了北京城,和皇太极的大军在广渠门外展开了厮杀。

当时的战斗十分惨烈。袁崇焕本人身中数箭,胳膊都被射成了刺猬,但依旧死战不退。

皇太极的大军强攻不克,只得选择退却到东南以待时机。打了胜仗的袁崇焕提出想要进城修整,被崇祯给拒绝了。这个时候的崇祯,因为后金军潜越蓟州之事,已经对袁崇焕产生了怀疑,民间关于袁崇焕引兵入塞的谣言也甚嚣尘上。

袁崇焕剧照

袁崇焕丝毫不知。守在城外的他又跟皇太极打了一场,皇太极还是没能打过。自知再拖下去只能是全军覆没的结局,皇太极只能将士兵撤出北京城。但这次惊变带来的后遗症远远没有结束。

皇太极这次的军事行动,歼灭了几万精锐明军,杀死、俘获了明军六名总兵。

不仅如此,还让京畿之地门户大开,后金军的铁骑对明朝百姓展开了长达四个月的烧杀抢掠,民怨沸腾,民不聊生。严重削弱了明朝的国力与信心。

与此同时,袁崇焕的声誉在民间也急转直下。毕竟,让后金军从袁崇焕的眼皮子底下溜走,直逼京师,让人猝不及防。更别说过惯了太平日子的京城臣民们。

他们平日里离战火都很遥远,乍然看到城外炮火连天的厮杀战场,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岌岌可危,心态崩了。

剧照

尤其是崇祯帝,他感觉一腔信任错付了。他下意识地把这个锅推到了袁崇焕身上:好你个袁崇焕,你跟我说的五年平辽,结果呢,平不平另说,人家都打到家门口来了!

思及之前对袁崇焕的纵容,崇祯帝气不打一处来:袁崇焕钱也拿了,人也杀了,结果用金钱堆砌出来的军队不堪一击,还差点被人偷了家。

奇耻大辱!崇祯帝彻底对袁崇焕失望了。民间也对袁崇焕怨声载道。

到了最后,无论是朝廷里的官员,还是京城里的百姓,都在骂袁崇焕是卖国贼,恨不得生啖其肉。

在这种情况下,崇祯帝决定新仇旧恨一起算,在十二月初将袁崇焕逮捕入狱。

袁崇焕剧照

袁崇焕入狱后并没有马上定罪,而是囚禁审讯了半年。

半年过后,也就是崇祯三年八月,崇祯以“专恃欺隐、市米资盗、谋款斩帅、纵敌长驱”等罪名,将袁崇焕凌迟处死,他的家人也被全部流放。

崇祯三年八月十六,行刑当日,袁崇焕被刮三千多刀,刀下的血肉被百姓争相分食,只剩一具骨架。

他波澜壮阔却又可悲可叹的一生,就这样划下了句号。

袁崇焕剧照

总结

最后结果很难不发出一声叹息。袁崇焕此人,不能单纯地用脸谱化的好坏来定义。他是一个忠君爱国的英雄没有错,但也并不能说他做的事就全是对的。

他的死有他的性格使然,但更多的是时代的悲剧。

因为当一个国家走向衰亡的时候,一两个英雄人物很难挽救颓势,最后也不过是牺牲品罢了,袁崇焕之死,正是如此。

参考文献

张廷玉:《明史》汪楫:《崇祯长编》张岱《石匮书后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分析,宁远,袁崇焕,皇太极,导火线,死因,后金,毛文龙,军队,努尔哈赤,消息资讯,崇祯,袁崇焕,皇太极,崇祯帝,毛文龙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分析,宁远,袁崇焕,皇太极,导火线,死因,后金,毛文龙,军队,努尔哈赤,消息资讯,崇祯,袁崇焕,皇太极,崇祯帝,毛文龙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分析,宁远,袁崇焕,皇太极,导火线,死因,后金,毛文龙,军队,努尔哈赤,消息资讯,崇祯,袁崇焕,皇太极,崇祯帝,毛文龙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