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场悟道王阳明悟到了什么(王阳明龙场悟道的内容是什么?)

龙场悟道王阳明悟到了什么?最近有很多老铁都想得到回答。还有其他网友想搞清楚王阳明龙场悟道的内容是什么?。对此,武陵观察网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中国的禅宗讲究顿悟,就是你长时期思考琢磨一件事情,在很多次无功而返的时刻,脑袋好像开了个天窗,一下子恍然大悟,明白了社会、人生的哲理。这种顿悟,给人带来的是心灵的澄澈和一扫胸间阴霾的快感!史上最有名的顿悟要算是王阳明的龙场顿悟了,因为,自那一刻起,王阳明奠定了自己心学集大成者的地位。之所以说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而不是说王阳明是心学的奠基者,主要是因为,没有一种学说是从天而降而没有任何痕迹和因循。王阳明是儒家的学者,他所因循的,正是先秦儒家的大师,孟子。因此,我们可以说,孟子才是心学的奠基者。

孟子的性善学说,指出人人都有善端,有良知,只要人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并能将内心的善端发扬光大,那么人人都可以成贤成圣。在孟子之后,南宋的陆九渊提出“我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我心”的理论,从此开拓了孟子之后心学的一条大道。明朝的王阳明,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反对他的格物致知的理论,认为,人生的终极使命不是格物,而是要格心,因为万事万物的理,不在事物上,而是在我们的心上。所以,王阳明提出心即理的思想。这就是王阳明的心学理论。

让我们再回到那一个伟大的夜晚,回到那一场天崩地裂般的顿悟。在历经无数次艰难险阻和人生磨难之后,王阳明日夜反省,突然醍醐灌顶: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成为圣贤的理想,但是到底如何去成为圣贤,完成自己的理想?也就是说,我们的成圣之路到底如如何走?我们是否百转千回而无法找到答案?我们是否忘了初心和来时的路,忘记了我们到底要去向哪里?

我们可以看一首王阳明写给弟子的诗,这首诗中,王阳明告诉弟子们,我们苦苦寻找的东西,其实离我们最近,因为他就在我们的心中。原来我们都是骑驴找驴的人。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每个人都有心,心就是我们前行的方向。这个心就是良知。而良知就藏在心中,就像定盘针那样给我们指示方向。所以,找寻人生的方向和价值,就要找寻自己的良知,而这个良知就在自己的内心。所谓善恶之间,存乎一心!

这个时候,王阳明顿悟到一个道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原来人生的真善美假丑恶,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而真正的终极价值和规律,恰恰就在我们自己的心中。只有我们真正沉入到自己的内心,发现内心的价值,倾听内心的声音,按照内心的指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人生的目标才能实现。

当然,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是一种美好的假设,这种假设来自于孟子的性善论。人性是善的,但人性容易被蒙蔽,只有拨开云雾见青天,只有真正发现人的价值,才能走上成圣之路。王阳明的这种顿悟,恰恰是发现了自己内心的价值,这也让他走上了儒家圣人的道路。

在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写了一篇文章,告诉自己的弟子,做人和心学之要,这可以说是龙场顿悟的主要内容。在文中,王阳明告诉弟子的四种做人之要。

第一是立志:人生首要的任务是立志,因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王阳明说,就算是那些工匠,其技能的练成也要以立志为根本,更别说更大的事业。

为什么立志如此重要?王阳明举例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那么就好像船没有舵木、马没有衔环,于是只能随波逐流,人生就会一盘散沙。用现在的话说,志向就如同定盘星、指南针,关系着人生之路的平衡和方向。其实这个思想和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以及曾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值得注意的是,王阳明秉承了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首先说明,只要你立志成为尧舜,你就有成为尧舜的可能。他说,立志成为圣人,就会成为圣人;立志成为贤人,就会成为贤人。推而广之,不论你想做什么、做成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得到什么东西,立志都是第一步、大基础和真关键。从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上来说,立志其实也就是一个知的过程。

第二是勤学:聪明也许不需要勤学,但是智慧和大成就必须从勤学苦练中来!从知行合一思想的角度来说,知伴随的是行,而行是人的社会实践的行为,这个行为伴随人的一生,就是学。王阳明说: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王阳明说,立志成为君子之后,就要勤于学习,因为就像诸葛亮《诫子书》中所说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如果你立了志却做不到勤学,王阳明认为那只说明一个问题——你的志向根本就不坚定。要立志,还要志向坚定,这才是王阳明所强调的立志的完整内涵。

第三是改过: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这也是儒家学说中的重要观点,就是人时时刻刻需要砥砺警醒及,需要自省的人生精神。孔子就说过,人是不可能不犯错误的,重要的是要能勇敢地改正错误,并且能像颜回那样,不贰过,不犯同样的错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经过反思的人生,不是一个深刻的完整的人生。王阳明同样强调了自省和改过的重要性。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阳明说,就算是圣人,也是不免要犯错误的。圣人与常人之别,其实不在犯不犯错误上,而在于能不能及时、不断地改正错误。所以,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第四是责善:朋友之道,忠告而善道!中国文化特别重视朋友之道,把朋友之道作为中国人的五伦之一。儒家的朋友之道,其实鲜明地体现了儒家灵活、中庸的思想。

"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对于与朋友相处,王阳明只强调了一点——要“忠告而善道之”。即对于朋友的过失,要做到尽力地劝告和开导,但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尽到自己对朋友忠诚爱护的心意。怎样才是好的说话方式?王阳明说,就是在劝告和开导朋友时,要做到态度尽可能地婉转曲折,因为只有这样朋友才更容易接受、进而反思,于是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进而改正,对自己则就只有感激而没有恼怒。这完全是从孔子的儒家思想生发而来。孔子就说过,朋友之道,忠告而善道之!意思是说,你交朋友,你对他一片冰心在玉壶,你关心他爱护他,他有错误你第一时间指出来,你觉得是为了朋友的进步,是好的,但是别人听到你一天到晚地指责他批评他,让他下不来台,朋友就会以为你看不起他,这样就做不成朋友了。所以,朋友之道,既要给他指出大道,又要给点面子。如此,才能实实在在地有益于别人,有益于增进彼此的感情。这是修养的体现,也是说话的智慧。

这就是王阳明龙场悟道的主要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0条)

  • 鲍兆斋
    王阳明:香蕉大则香蕉皮大
  • 萧沫涪
    在那个时代唯心主义是最好的,只是看到一个人心理,和对世界的认识,和科学对世界的认识是两码事。
  • 经哄
    人生的真善美假丑恶,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而真正的终极价值和规律,恰恰就在我们自己的心中。只有我们真正沉入到自己的内心,发现内心的价值,倾听内心的声音,按照内心的指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人生的目标才能实现
  • 苗测裁
    王阳明只能算个聪明人,不能算圣人。修道的人都知道,修道就是修心。明白心之原理,是修道的基础。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常识,离道还远得很,还要够得苦修。王阳明聪明,把心在人世间发挥到极致,了不起。但真正的道,不是我们这个起心动念的凡心。而是神性合一。
  • 濮阳夷
    妄揣圣意。 首先,王阳明是修行人,不是思想家,修行必须身体实证,证悟的过程是身体和内心同时提升,不是仅仅思想上的突破。 其次,王阳明是秦汉以后千年儒家证悟的第一人,再次找回了迷失的儒家修行方法。让儒家找回来了自信。
  • 佘直钩
    我有一个问题王圣人如果炒股能行吗。 我挺崇拜他的
  • 段干虚
    王阳明顿悟到一个道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原来人生的真善美假丑恶,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而真正的终极价值和规律,恰恰就在我们自己的心中。只有我们真正沉入到自己的内心,发现内心的价值,倾听内心的声音,按照内心的指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人生的目标才能实现。
  • 赫连咽挫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邬脊右
    王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通天地大理)。老子天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小人物无需理解,只需为善,有慧根自然通大理。不通大理没关系,只要把善良当做自己的清规戒律即可升仙。是真升仙啊!不是假的。 苦难是开悟天地大理的生根发芽之地,就跟大树起点的种子发芽一模一样。想一想千年前黄山松生根发芽时的场景。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黄山松生根发芽时一定承受了逆天大的苦难。道法自然。
  • 公己魄
    应该加入四句偈的内容才完整反应阳明心学,不可通篇揣度之词,远未触及核心要义。[泪奔][泪奔][耶][耶]
  • 充梨
    我立志想做个富人,可是我依然是个穷人
  • 印霓
    阳明先生的成圣贤的思想一直都在,不过在龙场这个万山丛中,因为特别的寂静,心身特别干净宁静才顿悟。今人多有清修,可世俗难抛下,所以都难有成就
  • 丌官狮澡
    这就是我理解的王阳明龙场悟道的全部内容
  • 瞿晕
    王老师初步是通过朱圣人启蒙自己,龙场顿悟是找到了自己的道,自己的理解。存天理,去人欲。即天理欲同在同生。
  • 乜秋
    龙场悟道心学而生
  • 秦村
    王阳明悟出来:向孔子孟子学习!
  • 邰癣
    细品阳明心学......
  • 臧鉴
    顿悟,所有的史学材料,在形容王明阳的时候,都是这个词。
  • 钮详毅
    阳明先生把他悟到的道路,告诉了人,至于其果先生则未讲出。[微笑]
  • 毋驭售
    老子和孟子的学说又是哪里来的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