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为了争夺皇权而骨肉相残者众多,
周朝的“三监之乱”、秦朝“胡亥矫诏弑兄”、汉朝“七国之乱”、曹丕逼杀兄弟、晋朝“八王之乱”等,
数不胜数。
宋太宗赵光义,宋太祖赵匡胤的同胞亲弟弟,他戎马半生辅佐兄长,为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他登基以后,迫使吴越王纳土归附,又率兵亲征灭掉北汉,结束了唐末“黄巢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混战的分裂局面
。
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君王,人生也有不少的污点,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
“烛影斧声”
——太宗弑兄夺位。但是,这段历史是真的么?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病重,召唤晋王赵光义入宫议事(也有另一种说法是,太祖召四皇子赵德芳入宫,晋王未召入宫)
而对于这段历史,史籍记载不一争议不断。但是唯一相同的就是,第二天太祖驾崩,而继承皇位的并不是赵匡胤的儿子,而是弟弟晋王赵光义。商朝以后君位传承,都是以父子传承,为何赵匡胤没有传位给儿子?
传闻中,太祖兄弟之间有所嫌疑。论军功,赵光义并不逊色兄长;而论出身,两人都是同母所生。
唐朝有“玄武门之变”,宋朝再来个“烛影斧声”也是情理之中,毕竟皇位的诱惑实在很大。
尤其当年在统一战争中,南唐国后周女英、后蜀花蕊夫人入宫服侍,引起太祖太宗兄弟两人相争反目。所以,人们对于“烛影斧声”更加深信不疑。
但是,真实情况却未必如此。
赵匡胤南征北战,对于后宫之事却并不在意。在历朝历代的开国君主之中,赵匡胤的后宫规模非常小,史书记载中只有三位皇后并没有妃嫔。而太祖膝下也是人丁单薄,只有四个儿子,但其中两个还早早就夭折了。
当年,太祖的生母杜太后病重,弥留之际召唤赵普与太祖兄弟入宫。杜太后问:“皇帝可知你如何得到了天下?”赵匡胤不语。杜太后道:“因为世宗柴荣,把皇位传给了幼子,将天下交给了孤儿寡母。若是当年他选了年长嗣君,哪里轮得到你?”太祖沉默良久。
杜太后又道:“如今乱世纷争天下未定,将来你要传位给光义,国有长君,乃是社稷之福啊。”太祖连连掉头。宰相赵普当即立下契约,藏于金匮之中,就是史上著名的“金匮之盟”。
这并非捏造,因为根据史书记载,
杜太后驾崩以后不到一个月,太祖的确就册封了赵光义为“开封尹”。而在五代时期,“开封尹加王爵”是储君的标配,“开封尹”是只有储嗣才能够拥有的。
杜太后已经驾崩,太祖若是不愿立弟弟为储君,又何必呢?
而太祖的两个亲生儿子,太祖在世的时候加封“防御使、山南西道节度使、兴元尹、检校太傅”等各种头衔,唯独没有“开封尹”,甚至连个普通的王爵都没有。
直到太宗登基以后,才加封赵德昭为武功郡王,追封赵德芳为岐王。
所以,也许当年的那个夜晚什么也没有发生,太祖不过病重驾崩,太宗以“储君”之位名正言顺登基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