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读史方舆纪要》:长安的“王气”在唐朝时就已经断绝了?

《读史方舆纪要》:长安的“王气”在唐朝时就已经断绝了?

公元904年,

朱温

在攻克长安之后,尽诛宦官,并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督促全城百姓东行。百姓在军官的驱逐下,号哭满路,都大骂说:“贼臣崔

胤召朱温来倾覆社稷,使我曹流离至此!

”在听到百姓的抱怨声之后,朱温决定断绝他们思乡的念头,下令拆毁长安宫室及民间住宅,将建筑材料全部抛入渭水之中,自此千年古都化为了一片废墟,秦汉隋唐遗迹荡然无存。

在历史上长安经历过多次浩劫,西汉末年,赤眉军进入都城之后,大肆烧毁宫室,宗庙、园陵都被发掘,造成数十万百姓冻饿而死得悲剧;永嘉之乱时,晋愍帝坚守孤城,内外断绝,人复相食,最后被迫投降于汉赵,长安沦入胡人之手;安史之乱时,唐肃宗为了收复长安,与回纥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之后因用洛阳来顶替,才使长安幸免于难;唐代宗之时,吐蕃攻入长安,掠府库、焚市里,都中萧然一空,百姓皆逃入山谷;据《新唐书》记载,黄巢兵败退出长安之后,“

方镇兵互入虏掠,火大内,惟含元殿独存

”;到了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时,长安彻底变成了一片废墟。

谁都没有想到,这一次强制迁都造成的影响十分深远——从此以后,长安再也未能成为中国的都城。

黄巢之乱后,长安毁于起义军与藩镇军之手

宋明两朝关于定都长安的争论

公元976年,

宋太祖赵匡胤

到郑州巩县去祭扫祖陵,他登上高台,泪流满面地说:

“我后当葬此”。之后他又继续前往自己出生的地方——洛阳——考察,看着壮丽的宫室,宋太祖萌生了迁都的念头,不肯再回汴京。大臣李怀忠立即进言说:

“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

”认为神都洛阳远离漕运要道,交通不便,已不适合做首都。然而任凭百官如何劝解,宋太祖都不肯听。最后皇弟赵光义也叩头切谏,反对迁都。谁知宋太祖却说:“迁河南未已,

久当迁长安

......欲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由此可知,在北宋初年曾出现过两种定都理论。一种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以宋太宗赵光义为代表;另一种是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以宋太祖赵匡胤为代表。当时朝中大臣皆支持宋太宗,然而宋太祖拥有君王独断的权力,宋朝一度距离定都长安很近,结果因宋太祖于当年离奇去世而搁浅。

宋太祖曾考虑迁都长安

1368年,朱元璋北伐中原,在徐达与常遇春领兵光复河南之后,朱元璋立即巡幸

汴梁

,他召集群臣共同商议两件大事,一件是如何北取元都,另一件就是迁都何往。

朱元璋当时以汴梁为北京,金陵为南京。但他认为宅居于南京的六个朝代都国祚短暂,历代帝王大多定都中原,因而考虑以汴梁为首都。然而不久之后他又说:“

大梁四面受敌,非建都之地。

”于是监察御史

胡子祺

上奏提议迁都长安,但朱元璋嫌弃关中地区漕运艰难,故而没有答复他。接着又有人主张以燕京为都,翰林修撰

鲍颖

反对说:“胡主起自朔北,是以立国在燕”,如今天命已改,不应再取胡虏巢穴而居;况且北京地区经过辽、金、元三朝的统治,胡化严重,文明礼仪尽皆废弃,故而应定都在汉人集中的南京地区。最后刘基等人也认为南京是龙兴之地,而且靠近祖陵凤阳,不应另议迁都,朱元璋只得作罢。

最终,明朝也像宋朝一样,没有定都长安。

明朝时曾有人提议迁都长安

长安的王气在唐朝时已经断绝?

对于长安不再适合作为首都的原因,古人进行过多方面的论证,其中“

王气论

”影响颇大。

在明朝时有一个地理学家名叫

王士性

,他写了一本《五岳游草》,里面论述中国历史上“王气”的变迁。王士性认为在春秋战国时期,雍、冀、河、洛为诸夏,而荆、吴、越、闽为蛮夷,然而到了明朝之时,声明文物反以东南为盛,这是因为存在“

天运循环,地脉移动

”的规律。为此,他继承堪舆家龙脉风水的理论,并加入了盛衰的思想。

古代堪舆家认为中国地区的山脉皆出自昆仑,之后分为三条龙脉。最北一条起自阴山、贺兰而入山西,经太行山而渡辽海,称为“

北龙

”;中间一条起于关中,出终南、太华而下嵩岳,转荆山、抱淮水,最终由泰山而入海,称“

中龙

”;最南一条出吐蕃,下丽江,趋云南,自桂林而过九嶷、衡山,经南岭而度海,称“

南龙

”。

王士性说

自古王气,中龙最先发

,而长安、洛阳正是中龙王气的聚集之地。然而越到近世,此地的王气越衰败。两汉之时关中被攻占的次数寥寥无几,而到了唐朝,这个地方却成为了各路叛军的打卡地:安史之乱时长安沦陷、吐蕃东侵时再度沦陷、“泾原兵变”之后叛军攻入长安,唐德宗被迫逃亡、黄巢游击过大江南北,最终也攻克了长安、而当长安最后一次沦陷于朱温之手时,它的王气也就被断绝了。

三条龙脉的传说

封建王朝不再定都长安的原因

王士性的

“王气论”颇有迷信的色彩,难以服众;在明末清初时,另一位地理学家

顾祖禹

写出《读史方舆纪要》,他采用较为科学的方法,分析了长安衰落的真正原因,认为并非是所谓的“王气”。

在《读史方舆纪要》看来,自然环境的恶化,导致长安经济地位的下降;政治形势的变化,也使关中失去了以往的战略价值,不再是定都的首选,这才是长安衰落的原因。

据《史记》等史书记载,长安地区的土壤在秦汉时期十分肥沃,很适宜耕种。例如韩生对项羽说:“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

地肥饶

可都以霸。”张良也对刘邦说:“关中左崤、函,右陇、蜀,

沃野千里

。”可知当时的长安是一片沃土,水源丰富,气候适宜,所以张良才说:“

河、渭漕輓天下,西给京师

”。那时长安地区通过屯田可以实现粮食自足。但是到了隋朝时期,由于

八川之流逐渐改道

,关中水源日渐稀少。唐人虽兴修水利,然而灌溉之利已远不如秦汉时期。自从安史之乱后,关中衣食皆仰仗东南漕运,已失去了自给自足的能力。最好的证明就是在东南地区未经丧乱之前,唐朝尚且能苟延残喘,支撑过吐蕃入侵、奉天之难、河北叛服等变乱,然而自从庞勋与黄巢的起义波及东南之后,唐朝就无力支持,只能土崩瓦解了。

宋太祖认为可以靠关中的地形险要来去除冗兵,然而宋太宗认识到在唐末长安屡次被攻陷之后,地形早就不是决定战争的主要因素了,所以他说“

在德不在险

”。北宋为了进行中央集权,把禁军全部集中在都城周围,而为了养活这支庞大的军队,就需要一个交通便利的都城。如果定都在关中,那么因水路不畅,无法接受山东与江南的供给,单靠屯田是无法养活那么多人口的。

明朝之时,“

秦、晋士瘠,无田可耕

”(《明季北略》),自然环境进一步恶化。相比于富庶的东南沿海,把都城定在贫瘠的关中地区,显然应付不了财政开支的需要,而且供给线过长,会徒耗人力。所以朱元璋也不理会

胡子祺的建议。

天下形势的变化对于定都的影响

宋太宗放弃迁都长安,不仅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在政治军事方面也进行了考量。

秦汉之人在说到关中形势时,都说这个地方阻山带河、

四塞为固,“

独以一面东制诸侯

”,是进可攻而退可守之地。然而在残唐与宋、明之际,形势早就发生了变化。中晚唐的主要威胁来自西方的吐蕃与

回纥,在陇右大片土地被吐蕃蚕食之后,长安就由帝国的中心变成了边陲城市,所以吐蕃才能那么快就攻占唐都。

宋朝时,威胁同样来自西北地区的西夏,而且横山以北已经为党项人所据,位居河水的上游,宋朝若定都于关中,便是将自己的都城置于敌人的视野之下。为了夺取横山,保卫关中,宋朝曾与西夏展开多次会战,其中永乐城之战就以惨败而告终。

明朝时,威胁主要来自北方,朝廷并无

“独以一面东制诸侯”的必要,朱元璋并未将关中纳入定都的考虑范围,在他看来北京、南京与汴梁才是定都的选择;一个是前朝旧都,一个是龙兴之地,另一个则是历代帝王之所居。最终,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他选择了定都南京。

其实,周秦汉唐定都关中都有着历史渊源,周秦的先祖都在关中生活与发展,进而自关中而取天下,它们定都关中乃是自然而然的事;关中也是宇文周长期盘踞的根据地,隋朝篡周而立,因袭不改。唐高祖起兵晋阳,先是攻克长安,之后才东出扫定天下,

定都关中为取天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宋、明两朝则不同,宋太祖是在已经扫定天下后才考虑是否要迁都关中;明朝也是在徐达击败

李思齐、张思道之后才有人提议迁都关中——也就是说,对于它们来说,定都关中跟取天下的关系并不是很大。

大部分以长安为都城的政权都曾以这个地方为根据地,只有汉高祖为了“

东制诸侯

”才定都于此。然而古今形势不同,不可因循拘泥,此所谓“攻守之势异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明朝,朱元璋,朱温,宋太祖,洛阳,王气,定都,长安,百姓,迁都,消息资讯,关中,朱元璋,朱温,宋太祖,长安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明朝,朱元璋,朱温,宋太祖,洛阳,王气,定都,长安,百姓,迁都,消息资讯,关中,朱元璋,朱温,宋太祖,长安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明朝,朱元璋,朱温,宋太祖,洛阳,王气,定都,长安,百姓,迁都,消息资讯,关中,朱元璋,朱温,宋太祖,长安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