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科技 年亏损20亿,达达2022年亏幅收窄看财报

年亏损20亿,达达2022年亏幅收窄看财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3月9日,本地按需配送和零售平台达达公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和未经审计的财报。

财报中,第四季度达达净营收总额26.8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0.32亿元,增长了31.9%。

图片来源达达财报

达达主要核心业务是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第四季度,达达快送净收入达到8.83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7.18亿元,同比增长了22.9%。京东到家净收入由去年同期的13.14亿元增长到17.98亿元,同比增长了36.9%。

Dada Now产生的净收入增长22.9%,由2021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币7.184亿元增至2022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币8.830亿元,主要是由于向连锁商户提供的同城配送服务的订单量增加。

达达在财报中表示,活跃消费者数量和平均订单规模增长推动了GMV增长。品牌和零售商促销活动增多,促进了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增加。

虽然净收入总额增加,但是达达的总成本和费用增幅更大,超过了净收入总额。

2022年第四季度,达达总成本和费用达到31.15亿元,而2021年同期26.88亿元,同比增长了15.9%。

其中,业务和支助成本15.75亿元,而2021年同期13.72亿元,同比增长了14.8%。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同城送货服务的订单量增加。

销售和营销费用12.94亿元,2021年同期10.33亿元,同比增长了25%。这些钱主要花费在了京东到家业务上。第一方面是对京东商城消费者的激励;第二方面是吸引新消费者使用京东商城平台而增加的广告和营销费用;第三方面是2022年2月与京东商城的股份认购交易有关的商业合作协议的摊销。

在一般和行政费用上2022年与2021年第四季度几乎持平,近1亿元。研究与开发费用却在减少,由2021年同期的1.69亿元降至1.26亿元。

最终,第四季度达达经营亏损近4亿元,想比而2021年同期的6.06亿元,有所收窄,同比下降了34%。非公认会计原则业务损失2.07亿元,2021年同期为5.05亿元。

总体净亏损为人民币3.71亿元,相较2021年同期的5.78亿元,亏损幅度收窄35.8%。非公认会计原则净亏损人民币1.792亿元。

2022年整体财年上,达达净收入总额93.68亿元,较2021年的68.66亿元,同比增长了36.4%。

图片来源达达财报

其中,达达快送净收入增长11.9%,由2021年的28.2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31.58亿元。京东到家业务整体大幅增长,由2021年的40.46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人民币62.1亿元,同比增长了53.5%。

但与此同时,总成本和费用也在增长,2022年达了到116.08亿元,相较于2021年的96.02亿元,同比增长了20.9%。

其中,业务和支助成本为57.43亿元,相较2021年的51.39亿元,同比增长了11.7%。;销售和营销费用47.48亿元,而2021年为34.28亿元,同比增长了38.5%;一般和行政费用为4.亿元,相对持平;研究与开发费用6.31亿元,相较2021年的5.74亿元,有所增加。

年度达达经营亏损达到21.19亿元,相较2021年的25.79亿元,亏损幅度下降了17.8%。非公认会计原则业务损失14.33亿元。净亏损为20.08亿元,非公认会计原则净亏损为13.26亿元。

据达达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总收入将在25.7亿元至27.7亿元之间,同比增长27%至37%。

相对来说,达达业务构成较为简单,大头的费用成本都用到了京东到家业务上。2022年,京东到家GMV由431亿元增加至633亿元,增长了46.9% ,活跃消费者数量也增加了1600万人,达到7860万人。不难看出达达在即时零售上的期望和用力。

达达总裁何志平说在财报中表示,“展望未来,我们对未来感到乐观。随着按需渗透率在每一个品类中稳步提升,我们相信,我们在支持零售商方面的过往记录,以及我们与京东加深合作所释放的协同效应,将使我们在未来几年抓住机遇方面处于有利地位。”

亏损多年,达达是否能像何志平所说的一样乐观,还要看达达的盈利之路还要走多久。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杨秀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净收入,达达,公认会计原则,方面,年亏损,消费者,同比增长,业务,人民币,费用,净收入,财报,何志平,京东,京东商城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净收入,达达,公认会计原则,方面,年亏损,消费者,同比增长,业务,人民币,费用,净收入,财报,何志平,京东,京东商城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净收入,达达,公认会计原则,方面,年亏损,消费者,同比增长,业务,人民币,费用,净收入,财报,何志平,京东,京东商城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